顯示具有 Motion4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顯示具有 Motion4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
學習文字的變化


電視或電影結束時,總有一大群演員、工作人員名單順著銀幕一一出現,觀眾的注意力通常放在聽片尾曲或NG小片段,下期預告等,也沒什麼人會特別在意。很簡單的加一點效果,讓每一行字放大出現一下,改變文字由頭到尾都是同樣大小和顏色,為無聊的畫面添一點變化。
1. 置入底圖(圖1),打字(圖2)

2. 複製另外兩層同樣的文字,分別命名上層,中層和下層(圖3)
3. 增加一長方形漸層底色(圖4)
4. 將上層和下層文字縮小70%(圖5)
5. 選用蒙版工具(Mask),在下層文字延漸層長方形下方畫一方框,讓下層文字旨在下方出現(圖6)。同樣在中層文字加Mask讓中層文字指出現在延漸層長方形框內(圖7)。上層文字加Mask,文字只出現上方(圖8)
6.同時選三層文字,Add Behavior>Basic Motion>Throw,只設定Y軸參數,讓文字同時向上滾動(圖9)

7. 由於中層的文字和字間都比較大,調整加快中層Throw的參數,讓文字出現到消失的速度和上、下層一樣(圖10)
8. 選上層文字,調整位置讓文字頂端剛好在漸層長方形上方(圖11)改變文字顏色。 9. 選下層文字,調整第二段文字在漸層長方形下方位置(圖12)
10. 選中層文字,改變顏色,增加陰影(圖13)
11. 再最上層增加白色漸層光影(圖14)

學習製作將圖片分散碎片的效果


把影片、照片或文字分散或組合是常見的一種特殊效果,因為可以延伸多樣的變化也很容易吸引觀眾的注意。所以是製作廣告時經常被使用的特效之一。
1. 先設定三個圖層組合,分別是背景,主圖,複製。依序將影片置入。(圖1)主圖圖層在三秒時結束。

2. 將播放頭移至三秒的前十幀,在複製圖層畫一小圓圈(圖2)(可以畫任何形狀:三角形、不規則形⋯,主要目的是表現分散時的碎片形狀。)

3. 按複製Replicate,在Inspector欄的Replicate標籤欄內,Shape選Image,Arrangement選Random Fill,將主圖圖層內的圖片直接拖放至Image Source旁的方框,
Points輸入20,000(兩萬個小圓點),往下的Color Mode選Take Image Color,再到Properties標簽下將複製的圖片和原來主圖圖層內的圖片對齊。(圖3)

4. 選Replicate圖層,增加行為Add Behavior>Simulations>Random Motion,在Behavior標籤下 ,勾選Affect Subobjects,調整Amount至50,其他的可以不動(圖4),這樣小圓點就會散開了。在這裡還可以加光的濾鏡(Glow, Light Rays等等),也可以增加其他行為Behavior(如Gravity, Wind等等),因為在這裡移動兩萬個粒子,增加多一個特效就需要多花時間運算,還要看電腦的規格夠不夠能力運算。
5. 選複製圖層,增加行為Add Behavior>Basic Motion>Fade In/Fade Out,設定淡入9,淡出20(圖5)

6. 選主圖圖層,增加行為Add Behavior>Basic Motion>Fade In/Fade Out設定淡出8(圖6)

7. 選主圖圖層,按中間錄影鍵,播放頭移至時間線開頭,將圖片移近,Z軸輸入500, 調整Y軸將人像移至中央。將播放頭移至時間線兩秒處,將Y,Z軸歸零,就做出圖片由近至遠然後分散成小圓點消失在空中了(圖7


用Motion製作下雨的效果




簡單的幾個步驟就可以用Motion做出雨天的效果,雖然比不上真正用3D粒子做出來的效果,但如果只是要需要短短的幾秒,用這個快速的作法倒是一個省時省事的好方法。

1.首先置入一段影片(圖1),最好不要有強烈陽光照射,反差很大的影片。

2.增加一層深藍漸層顏色圖層(圖2),混合模式Blending Mode改為Overlay,改變影片的色調(圖3)

3.另增加新的圖層,在Library標籤下的Generators檔案夾內選Noise,並置入新圖層(圖4)

4.選Noise圖層,在Generators標籤下改寬180高120(圖5)。在PProperties標籤下將比例放大為400%,混合模式Blending Mode改為Add(圖6)

5.選Noise圖層,增加濾鏡Add Filter>Color Correction>Threshold,將Threshold參數設定為0.93,Smoothness參數設定為0.15。再增加濾鏡Add Filter>Blur>Directional Blur,將Amount參數設定為8,Angle參數設定為300,這時就可以看見斜線的下雨效果(圖7)。更改Filters標籤下的幾個不同參數就更改雨滴大小,疏密和角度。

6.接下來按著Control 鍵,點選Directional Blur的Angle增加Behavior/Wriggle(圖8),設定Amount參數為2.0,Apply Mode為Add and Subtract。

7.選Generator標籤,按著Control 鍵,點選Random Seed選Randomize(圖9,10),按播放Play就可以看見下雨的效果了。

製作高反差影片



製作高反差的動畫,配合各種不同的圖案背景可以創造出許多有趣的效果。

1.首先置入影片(圖1),選增加濾鏡Add Filter>Keying>Primatte RT去掉綠色背景(圖2)

2.
在Library標簽下,選Generators檔案夾內的Spirals,拖放置入影片圖層Layer的下方,製作出新的背景(圖3)


3.
更改背景顏色。按紅色錄影鍵,將播放頭移至起點,點旋轉Rotation右邊菱形增加關鍵幀Add Keyframe(圖4),將播放頭移至影片最後,增加關鍵幀並將參數改為-3600(圖5),這樣就做出一個圖案旋轉的背景。這個步驟可以用Motion Library標簽下的任何一個Generators,配合濾鏡或行為Behavior,製作千變萬化的背景。


4.
複製影片圖層(Object>Make Clone Layer),或快速鍵K,複製第
層圖層(底層)。再用影片圖層複製第二層圖層(線層)。最後再用影片圖層複製第三層圖層(亮層)。(圖6)

5.
先關閉最上一層。選中間圖層(線層),加濾鏡Add Filter>Stylize>Line Art。在Inspector標籤下的Filters標籤,調整參數,並把Paper Opacity調至0,看見背景(圖7)。也可以更改黑色線條成其他顏色。


6.
選第
層圖層(底層),加濾鏡Add Filter>Color Correction>Threshold。調整參數,主要是調整影片暗的黑色及灰色(圖8)。也可更改成其他顏色。

7.
選最上一層圖層(亮層)將混合模式Blend Mode改為Overlay,加濾鏡Add Filter>Color Correction>Threshold。調整參數,
增加影片的反差(圖9)
根據明暗不同的影片調整不同的參數,更改不同圖層的濾鏡效果和混合模式就可以作出許多不同的效果。

再做Motion Blending Mode混合模式



原本的影片
有一些朋友請我把這個效果的過程和步驟寫詳細一點,因此重新整理一下。重新整理也發現了不同的方法。把同樣的東西隔一段時間重新做,也是一種練習的好方法。

1.首先在Motion置入影片,選定片段的第一幀(圖1)
輸出圖片(Export)。用Photoshop開圖片,複製一層,添加濾鏡效果(Add filter>Dry brush or water color…)將圖片改成畫(圖3),另外再增加圖層用筆刷畫出素描(圖2),再增加一層淺灰圖層,加濾鏡增加紙紋texture。存Photoshop檔。

2.
回到Motion,將原來的影片縮短時間(不縮也可以),影片由於要由靜止變成動畫,最好前面的幾秒可以做慢動作,這樣連接起來後在視覺上可以有比較順暢的感覺。用Motion更改影片的速度非常簡單,在Inspector的Properities標籤下,打開Timing欄,將第一欄Time Remap改成Variable Speed 變速效果,按中間錄影按鍵(圖4)
將播放頭移至半秒的位置(第15幀),更改Retime Valuet為1(圖5)這表示在第15幀的時候要播放影片的第1幀,也就是將第一個畫面靜止了半秒。再移動播放頭至3秒的位置(第 90幀),將Retime Value參數改成30,也可點選Retime Value參數欄的左右兩個小箭頭,移動至最適當的畫面(圖6)。這表示在第90幀的時候要播放影片的第30幀,這樣就變成慢動作。再移動播放頭至6秒的位置(第180幀),將Retime Value參數改成300,這樣就很快的做出了慢動作變快動作的片段(圖7)。打開Keyframe Editor按control點選中間關鍵在Interpolation欄將曲線改成Bezier(貝賽爾),第二個關鍵幀選Easy in,這樣影片的變速就比較平順(圖8)。如果調整影片變成慢動作而造成畫面的跳動,可以用Frame Blending欄內的四個不同選項:None, Blending, Motion-Blur Blending, Optical Flow來修正影片。由於6秒以後的畫面已靜止,可以刪除。將整段影片移至由四秒開始到結束。

3.
將播放頭移至時間線的起點,置入之前做的Photoshop檔,置入時按著滑鼠,出現對話框後,選置入所有圖層(圖9)


4.
把每一個圖層分別放到不同的Group,並按先後次序調整時間長短。素描兩秒半,放最下層。彩色畫由一秒半開始慢慢淡入至四秒,
在第二層。布紋紙張六秒在最上層,最後慢慢淡出,並將混合模式Blending Modes改成Multiply(圖10)

5.
把彩色畫圖層的混合模式Blending Modes改成Normal(圖11)


6.
在Library標簽下的Content檔案夾內選Splat 02.mov 拖放至素描圖層組(圖12),將尺寸放大130%,混合模式Blending Modes改成Stencil Alpha,延長時間將速度改成35%(圖13)


7.
在Library標簽下的Content檔案夾內選Splat 03.mov 拖放至彩色畫圖層組,混合模式Blending Modes改成Stencil Alpha,延長時間將速度改成31%(圖14)。播放看效果,輸出。


製作素描和彩色畫的圖層,除了用Photoshop也可以直接用Motion的濾鏡,不同的混合模式也會有不同的變化,產生不同的效果。



Motion Blend Mode 融合模式

電影和電視的片頭與片尾常常有許多特殊效果的讓我們學習。最近看了電影福爾摩斯的片尾和太平洋戰爭的片頭,都有從一幅畫變成影片的效果,製作的方法很簡單,如果再配合不同的濾鏡,更可以延伸出很多不同的效果。這個效果最主要的只是在Photoshop畫出素描,處理相片效果後,利用不同的黑白筆觸或動畫,在Motion的融合模式(Blend Mode)或Finalcut Pro的合成模式(Composite Modes)中選用不同幀融合(Frame Blending)一層層相疊就可以了。附上Photoshop和Motion圖層和大家一起研究參考。

學習Motion4的相機新功能

Motion4新添了幾個相機的功能,讓我們在運用時可以更方便、省時。操作也非常的簡單。

景深Depth of Field
大家都知道使用單眼相機可以調整光圈,對焦,拍出不同景深的相片,用來突顯主題,分離背景、增加視覺效果。許多攝影師也喜歡在拍照取景時,增加前景,遠景,用來增添畫面的深度。
使用Motion4相機的景深

首先置入幾張不同的畫,依遠近順序排開。(圖1)
勾選Render標籤內的Depth of Field,選擇Top View可以看見黃色線框,顯示相機的景深。
(圖2)
在Inspector標籤下選相機Camera標籤,調整Depth of Field欄內的參數
1. DOF Blur Amount景深糢糊數
2. Focus Offset焦距移動
3. Near Focus近焦距
4. Far Focus遠焦距


調整不同參數,可設定在第一張圖片讓遠方圖片失焦(圖3)也可設定在遠方第一張圖片失焦(圖4)可將焦距設定在中間(圖5),前後的圖片會失焦。
將播放頭移至時間線起點,按中間紅點開始錄影,調整焦距在遠方的圖片,將播放頭移至時間線最後,將焦距調整在最前面的一張圖片,按中間停止錄影,可做變焦的效果。

取景Framing
Motion的3D空間,可以同時放不同組的圖層(不同的角度,大小)。我們可以任意移動相機,增加影相在空間的動感。現在可以很簡單的從一張圖片(影片、文字)移動相機到另一張圖片(影片、文字),Motion4可以自動幫我們定位,省下許多時間。

首先在Project欄點選希望相機要取景的圖片(影片、文字),在Active Camera標籤下選Frame Object(圖6),相機就自動移動至選取的圖片。再選Fit Objects into View,相機自動移動至可以看見整張圖片。

要讓相機自動取景Framing,首先選相機圖層,在增加行動Add Behavior>相機Camera>取景(相框)Framing,在時間線調整相機移動的時間,點選將要取景的圖片直接拖移至Behaviors標籤下的Taget框中,相機就自動移動取景了(圖7)。調整Framing Offset的參數,改變移動後相機的位置。再調整相機移動的路徑Path Offset讓相機的移動有更大的變化(圖8)